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3的文章

錯過達摩

  南北朝時梁武帝是中國第一位吃素的皇帝。他又多次投身佛寺,生活簡樸一如出家人。傳說在他之前中國僧人與印度僧人一樣自由茹素或食葷。但梁武帝明白佛理,了解慈悲教義,所以下詔禁止皇家宗廟以肉類祭祀。甚至寫了一篇《斷酒肉文》,說服僧人遵行。從那以來,中國境內絕大部分佛寺僧人都只吃素。從護祐有情眾生來說,他的功德極大。 梁武帝皇后郗氏生前心念不正,做了錯事。死後墮於畜生道,非常後悔。於是向梁皇求救。為了拔救皇后脫離苦難,武帝請寶誌禪師幫忙,集撰懺悔文,以在超度皇后的懺悔法會上使用。此一梁皇寶懺至今日已有一千五百年,仍然是現今拜懺法會中的主要誦本。由許多拜懺法會又稱為梁皇法會的事實可為佐證。 從上邊幾件事可知梁武帝對佛法極為用功。然而,有一件事卻令人惋惜。那就是他與菩提達摩的不歡而散。根據傳說,達摩於梁武帝普通年間(西元五百三十年前後)被迎至金陵。兩人有如下的對話:     武帝問:「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請問朕有什麼樣的功德?」意思是我以全國之力倡興佛教,我對佛教的貢獻在中國來說是古今第一人,我的功德如何?武帝雖問功德,但意指回報。就是:這輩子、下輩子我會得到怎樣的好回報?這樣的提問,是在好心好報、有給有得的傳統觀念下的行為。這也反應出武帝雖做了許多善事,卻仍有甚深的我執。這現象是通常的。一般社會上官職越大,我執就越大。何況是皇帝?     達摩:「並無功德。」毫不客氣,直指人心。給武帝潑上一盆冰冷水。     武帝:「何以無功德?」武帝不了解功德的性質。     達摩解釋:「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說明了武帝所認為的古今第一功德頂多只使他下一世落於人道或天道。若心裡掛念自己的功德,那就是煩惱之因。有煩惱就不得解脫或出離三界。心有掛礙的功德,其結果只是得福報、善報。嚴格一點說,這種功德只能稱做福德。善報隨時而盡。若不知及時利用善報以增加智慧,那功德不會令人解脫。正如隨形的影子不是實物,那功德是沒有實用的功德。究竟來說,那功德可說是虛假的,與沒有功德無異。《金剛經》說的「是福德即非福德性」(福德帶著無福德的性質)也就這個意思。     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     達摩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真正的功德是能讓你獲得圓滿、清淨和超越物質世間智慧的功德。那智慧雖然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