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錯過達摩

  南北朝時梁武帝是中國第一位吃素的皇帝。他又多次投身佛寺,生活簡樸一如出家人。傳說在他之前中國僧人與印度僧人一樣自由茹素或食葷。但梁武帝明白佛理,了解慈悲教義,所以下詔禁止皇家宗廟以肉類祭祀。甚至寫了一篇《斷酒肉文》,說服僧人遵行。從那以來,中國境內絕大部分佛寺僧人都只吃素。從護祐有情眾生來說,他的功德極大。 梁武帝皇后郗氏生前心念不正,做了錯事。死後墮於畜生道,非常後悔。於是向梁皇求救。為了拔救皇后脫離苦難,武帝請寶誌禪師幫忙,集撰懺悔文,以在超度皇后的懺悔法會上使用。此一梁皇寶懺至今日已有一千五百年,仍然是現今拜懺法會中的主要誦本。由許多拜懺法會又稱為梁皇法會的事實可為佐證。 從上邊幾件事可知梁武帝對佛法極為用功。然而,有一件事卻令人惋惜。那就是他與菩提達摩的不歡而散。根據傳說,達摩於梁武帝普通年間(西元五百三十年前後)被迎至金陵。兩人有如下的對話:     武帝問:「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不可勝記。請問朕有什麼樣的功德?」意思是我以全國之力倡興佛教,我對佛教的貢獻在中國來說是古今第一人,我的功德如何?武帝雖問功德,但意指回報。就是:這輩子、下輩子我會得到怎樣的好回報?這樣的提問,是在好心好報、有給有得的傳統觀念下的行為。這也反應出武帝雖做了許多善事,卻仍有甚深的我執。這現象是通常的。一般社會上官職越大,我執就越大。何況是皇帝?     達摩:「並無功德。」毫不客氣,直指人心。給武帝潑上一盆冰冷水。     武帝:「何以無功德?」武帝不了解功德的性質。     達摩解釋:「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說明了武帝所認為的古今第一功德頂多只使他下一世落於人道或天道。若心裡掛念自己的功德,那就是煩惱之因。有煩惱就不得解脫或出離三界。心有掛礙的功德,其結果只是得福報、善報。嚴格一點說,這種功德只能稱做福德。善報隨時而盡。若不知及時利用善報以增加智慧,那功德不會令人解脫。正如隨形的影子不是實物,那功德是沒有實用的功德。究竟來說,那功德可說是虛假的,與沒有功德無異。《金剛經》說的「是福德即非福德性」(福德帶著無福德的性質)也就這個意思。     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     達摩答:「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真正的功德是能讓你獲得圓滿、清淨和超越物質世間智慧的功德。那智慧雖然多端,

不造最勝業

最近在某處讀到關於「不造最勝業,不了知妙法,不念離過失,不住寂靜心」( 出自《佛說大集會正法經》 )的文章。文章作者稱它為四句偈,並做了一些解說。我不曾讀過《佛說大集會正法經》,看到這四句偈時,心裡歡喜。先揣摩一下它的意思,然後才去讀作者的解說。發現我和他的看法相差太遠,可說是完全不同。於是就去查看經文。 原來這四句並非單獨一偈,而是從一長串中擷取出來的。經文裡相關的那幾段,是月上境界如來在場時,藥王軍菩薩 與聚會中諸多初生者(剛成為眾生之一者)的對談記錄。情節大致是: 那些初生者聽了如來說法後,明白貪瞋癡三毒的貽禍,知道有肉身 即是重擔,生死都苦,深為害怕,皆發出離心,欲聞正法。故而問佛應如何修習以得解脫。在佛尚未回答前,藥王軍菩薩搶先向初生者說: 「你們想要聽聞正法,先須注意飲食以資養身體性命 ,然後發起無畏一切的廣大心。如此才能得到最上妙法。」 初生者質疑說:「為何您說『 注意飲食以資養身體性命』?我們覺得飲食是眾生的過失之一。 食物吃下去,變成種種雜穢 。雖增長自己的肉身和力氣,但是惡法隨之而生 。將來又落於三塗惡道中。對此後果應當有大怖畏 的覺悟。眾生罪業皆從飲食而生 起。可以說所有貪愛心皆由飲食先生起 。到壽限終了時,善業惡業隨即自作自受 。雖然活著的時候富有珍寶,又身體強壯勇猛 ,臨死時卻沒有一個能以自力拯救 的。菩薩,如我看來,一切無所依 。只有諸佛如來是我們真正所應歸依仰仗 的。……。世間的美食無一利而有百害。 講究飲食的不得生諸天,沒有好結果 。對於世間無有好處,反而會招來極苦報 ,又損減壽命。如此造了不好的業因 ,生於富樂卻引起貪愛心,以致不能了解無常 , 不去造最好的善業,不想來了知妙法 ,不將應遠離過失的念頭放在心裡,不把自己的心住於平和安靜 。這樣的人 壽命盡時,當於六道受苦 。……。我寧以自身力氣為他人做苦役,即使 得做很長的時間,也絕不說疲倦 。我若起貪愛的念頭,廣集各種珍寶錢財 ,又在飲食上求取美味,我會恐怖畏 懼。再說,即使是享受很好果報的天人, ……,他們受報終了時,原來的一切也都不實 在。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不愛樂飲食 ,只喜歡正法,企求解脫各種痛苦 ,以遠離貪愛的纏縛,希望能得自在無礙 ,並歸依佛世尊。」 所以那文章裡所提的四句偈,其實是在說貪愛心重的人的過失。那麼,我原本的猜測是怎樣的?我原以為那四句偈是說:

我如何理解白話金剛經 (2013版)

去年五月曾將 《我如何理解金剛經 》稍做改正。一年過去了,要不要出版紙本的,尚在猶豫之中。現在又在做些改正。 喜歡pdf檔的人, 可以到下列網址閱讀: https://db.tt/bxM5gZAM 回目錄

退休三字經

 退休三字經                  光陰似箭,我已退休十多年了。我的朋友們大多也退休了。其中有些很熱心,時常以電郵轉傳信息給我。信息內容以老年人應如何養生長壽為最多。最近接到一份三字一句的《退休三字經》。文中從退休者應如何處理自己的食衣住行保健衛生講到對社會權力的放下、對親戚朋友的交往、對子孫晚輩的態度等等 [i] ,包山包海,洋洋灑灑,計有一千零四十六字。讀後我跟他回信說: 「 太長了,讀到後邊就忘了前邊。 」我這樣說,只說了一半事實。另一半是:我覺得那只是一篇作文。回信之後,再看看那篇作文,其實它並非毫無參考價值,只是長到失焦。那麼,若換做是我來寫 《 退休三字經 》 ,我會寫些甚麼? 「學做人」。就只要這三字。 自幼就聽父母師長教導如何做人,現已到了古來稀的年紀怎麼還說學做人?頑笑話?這可不是。靜下心來想一想,小時候父母師長教我做人的道理我都聽進去了麼?我都做到了麼?隨意從某一件沒做到的想起。居然一件還沒想完,另一件就冒出來。這件新的還沒來得及觀照,又冒出一件。沒完沒了。唉呀!人說:「活到老,學到老」。我一直以為是:為了跟上時代,即使年紀老了還是得繼續學習新知識。現在才明白應該是:「活到老,學做人到老」。若沒學好做人,如何學做佛? 年紀大了,未來不多。學做人首重檢視過去的作為。過去為了這種那種的緣故,做了某樣的抉擇。同一件事若再來到眼前,以目前這種那種都比較容易放下的心,不考慮私人利益與感情的糾葛,我的抉擇會有怎樣的不同?相信會比較接近善良的本性、佛的中道。「戒之在得」的心、「不思善,不思惡」的心,說的不就是這個?布施與持戒不也是在練習這個?這不就是:放下攀緣心 [ii] ,去做一切事? 自我檢視就是反省,依佛法的角度來看自己做過的事。反省是修行的起步。若覺悟過去有偏差,雖然事過境遷,人事已非,無法重新來過,但是在自心內要記住如何方是正途,來生才會做得比較如法。若覺悟過去有錯,要至誠懺悔。若覺悟過去對人不起,要以功德回向。這一世的債,最好這一世清償。不要將惡業留到來生受報。若覺得是別人對不起自己,要從心底原諒他們。告訴自己:過去的一切人、事、物都如泡如影。即使來生再相遇,也不必追討。然後永遠忘記那些事,止住惡緣,讓自己的清淨心光增亮。有明亮的清淨心光,才容易提早照見一切眾生的平等性。知道平等性,容易生起恭敬心。有恭

讚佛的功德

讚佛的功德                        有一個故事:過去久遠以前,有一位圓滿覺悟者,名叫弗沙,就是弗沙佛。與弗沙佛的同時,還有兩位外道的大修行者,大菩薩,他們各有許多弟子。 弗沙佛觀見其中一位,他的弟子的心都已純潔淑美,但菩薩本身的心卻尚差那麼一點。而另一位菩薩本身心已純淑,而其弟子們的還有待提升。 那時,為了第一位菩薩心地純淑,弗沙佛在那菩薩上雪山採藥的路上尋著一洞窟,便進入並入定。入定後身放光明。菩薩果然經過那裡。見著弗沙有此異相,覺得他必定是位圓滿覺悟者。菩薩心生歡喜,對佛發起極深信心,就以翹一腳、一腳站立、叉手於腰的姿勢專心面佛。如此七日七夜而目不轉瞬。又唱一偈來讚嘆弗沙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意思是說:天上天下的修行者沒有一位到達您的境界,十方世界的修行者也都沒有一位能相比;世間所有人物我都見過,一切人物中實在沒有一位像您這樣的圓滿覺悟者! 因為這樣的緣故,這位本應於百劫之後成佛的菩薩,提早了九劫成佛。這位菩薩不是別人,就是現今的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身。另一位身心已純淑的菩薩就是比他早四十二劫修行的彌勒菩薩的過去生身。現在彌勒菩薩將在數十億年之後才能成佛。故事結束。 讓我們暫時以分別心來看這故事。有好幾點也許可以因分別心而給我們一些啟發。首先,彌勒菩薩早四十二劫開始修行,卻得晚數十億年才能成佛。其時間的差別超過想像。彌勒菩薩冤不冤?應該是不冤。造成這樣後果的原因之一據說是彌勒過去在修行時比較離不開名聞利養,往來者多富貴。即有少許貪念沒放下。貪是修行路上的三毒之一。菩薩有一點點貪念,持戒就不圓滿,離成佛必要的持戒波羅蜜的境界還差一點。雖然如此,彌勒到底是修行較久,到了弗沙佛的時代,其心中的純潔淑美程度還是超過釋迦的。如果捨盡那一點點貪念,說不定就是他先成佛。這告訴我們學佛的成就不一定是早學早成,決定的重要因素應在發心後的切實修行程度。 再說釋迦提早九劫成就佛道。九劫可不是九年、九十年、九百年。九劫是多麼長的時間啊。怎麼就這樣提前了?是因為他有以一腳翹、一腳站,七日七夜目不轉瞬專心禮佛所獲得的功德?禮佛的功德又在哪裡?一腳翹一腳站,那是甚麼禮貌姿勢?若說在於能七日七夜目若呆雞,那麼許多專修苦行的外道也可因這麼做而提早九劫成就。相信以菩薩的功夫,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