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09的文章

誰是菩薩

誰是菩薩? 這問題好像很幼稚。大家都知道誰是菩薩。那就舉例看看:觀世音是菩薩,這是人人都知道的。還有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還有呢?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 還有誰是呢?熟讀經典的人還能從不同的經典裡舉出更多的名字。譬如說維摩詰經一開始就列舉了幾十位菩薩的名號: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等等。 好。為什麼他們是菩薩? 因為他們發過大願,要度盡眾生才成佛。像觀音菩薩就說眾生應以什麼角色被度,他就化作什麼角色來使他得度;不論他是男是女,是國王還是販夫走卒…。 眾生怎樣才叫做得度?要成佛才算嗎?成佛當然算得度,但恐怕不是菩薩大願裡的得度所指的。要成菩薩才算嗎?恐怕也不是。要成阿羅漢才算嗎?恐怕也不是。所以,得度與否的評斷標準在哪裡是很難說的。尤其是眾生對佛法的接受與理解是漸進的;這一世了解一點,下一世再了解一點。要經過百千世的修行才能有一點成就。眾生的完全得度絕不是一次就完成的。 那麼菩薩說的「使他得度」要怎麼解釋呢?筆者認為:修行的目標是成佛,但是得度的過程是一步一腳印的。每次讓他多覺悟一點,就是使他這一世得度﹝更靠近成佛一點﹞。正像是一個人想要渡到河的對岸,雖然已經上了渡船,還要一槳一槳地划著才能慢慢渡過去。若不能讓他覺悟,至少要使他發心﹝發要成佛之心﹞。正像是要他上渡船。 從這個觀點反過來看,誰能直接或間接讓你發心、覺悟,誰就是菩薩的化身。道理很簡單:因為有他的緣故,才使你能慢慢走向成佛之道。 同意了這個觀點,讓我們再想想還有誰是菩薩。 你的師父是菩薩,因為在他的見證之下,你發心向佛。父母是菩薩,因為他們養育你,讓你成長、修行。子女是菩薩,因為他們讓你練習慈、悲、喜、捨。道友是菩薩,因為有他們這些同修,你的發心得到護持不墬。非道友是菩薩,因為有他們,你更能體認佛法難聞而珍惜佛法。嬰兒是菩薩,因為他們讓你看見生,想到無生。老人是菩薩,因為他們傳你智慧。醫生護士是菩薩,因為他們減輕你的病痛。病人是菩薩,因為他們讓你明白生命的脆弱。亡者是菩薩,因為他們證明肉身的一致下場。好榜樣的修道人是菩薩,因為他們讓你模仿修習六波羅蜜。壞模樣的修道人是菩薩,因為他們讓你知道守戒的重要。佛教徒是菩薩,因為他們讓你想起佛。非佛教徒是菩薩,因為他們也讓你想起佛。好人是菩薩,因為他們讓你知道善行的可貴。壞人是菩薩,因為他們讓你知道為何要避開惡行。富人是菩薩,

死亡

有人問孔子:「死了以後是怎麼樣的?」孔子客氣地說:「我對活著的時候能做到什麼都不確定,怎麼會知道死了以後是怎麼樣的?」(不知生,焉知死?)孔子這麼回答,因為他將自己一生的努力範圍和目標界定得很清楚:改善人類現世的生活。為了達成他的願望,他將所有的時間投入。雖然終其一生當時人民的生活並未有多少因他而改善,他已透過自己言行所留下的紀錄改善了後世的文化。影響至今未衰。至於死了以後的問題,他無暇碰觸。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不需要知道自己的死亡對自己和他人有怎麼樣的影響。 不知死亡 先父排行老三,我又是家裡的老四,所以雖然祖父母高壽七十幾,我出生時他們都已亡故。由於抗日戰爭,先父自大學畢業之後就隨著戰況演變而帶著家小流轉於湖南、貴州和雲南等地。接著又因為國共戰爭失利而轉進台灣。我到台灣時只有四歲。四十多年後,中共實行改革開放,我才第一次有機會隨著父母回到家鄉祭拜先祖。因此,祖父母在我的心裡只是祖父母,除了兩張陳舊發黃的相片和一些由父母轉述的他們如何從困苦的生活中奮發向上的故事之外,沒有一點直接的、親愛的、懷念的感覺。雖然說起來要不是原來一貧如洗的祖父的奮發圖強,父親那有機會離開鄉下到南京唸高中,到上海唸交通大學?因為父親取得了大學文憑,在抗日期間流落在外鄉的我們一家五口才能勉強度過戰亂時期的困苦。奔遷來台時,一家已增為八口,家計雖然拮据也還能維持。我們兄弟姊妹因此都能受到良好教育,長大後各自生活無虞。從源頭說,我應該很感念祖父母當年的奮鬥,但是在我心中他們卻只像是歷史人物。我們家在台灣數十年沒有祖墳、沒有祠堂,年節時的祭祖都在家裡進行。祭祖,對父母而言,是緬懷的時刻;對我而言,只是行禮如儀。我從來沒有自祭祖儀式中體會死亡背後的意義。 死亡逼近 待步入中年,難免接到白帖。往生者從長我三十歲的長官逐漸變成我的同事、同學。他們的死亡對我多少是意外。參加他們的喪禮時,心裡有些不捨,有點感傷。出了禮堂,那些死亡很快地變成別人家的歷史。我仍然沒從裡面學得什麼。 雖然我知道死亡是每個活著的都必須前往的;不管他準備好了沒有,死亡來臨時,無論誰都沒有辦法替他求情,立時他就得往生;但是我從來沒有一個念頭想到我自己或者我的家人會死,更不用說認真地去思考死亡。當然,在這種情況之下,對我自己和我的家人的死亡也就一無準備。 十多年前在兩位好友的引導之下我再度接觸了佛教。朋友教我淨土觀念,並勸我勤唸阿彌陀佛。

蝴蝶

冬至前一個月的中午,小雨過後天氣雖然放晴,還是有點兒冷颼颼的。關著的客廳玻璃窗外飛來一隻蝴蝶,顏色藍黑。他舞弄著羽翼,不旋踵就停在轉角屋簷下的白牆上。再表演一個開展,合起雙翼,他靜靜不動了。 黑白對比是那麼的顯眼,如果有隻鳥兒飛過,一定在很遠外就能看見他。是什麼原因讓蝴蝶失去了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本能?太累了、太餓了、太冷了,還是太老了? 蝴蝶能活多久?如果不是被鳥兒吃掉,有些可活四個月,有些半年,也有些可以過冬。能過冬的這些可多活一個春天,壽命大約可至十個月到一年。每次見到蝴蝶時,我都不自禁為其生命的短暫而惋惜。無論如何妝扮自己,美麗的身體很快就會消亡。一生將美麗的身形輕輕遊戲於花間,讓人賞心悅目,也為植物綿延後代。但在他自己,除了吸食花蜜外,翩翩飛舞所為何來?好像只為長成後的產卵,為族群保命脈。觀其一生所為,似乎沒有一樣是為了自己個體的利益。從來沒見過蝴蝶為任何事與其他蝴蝶發生爭鬥。他們是那樣的和平與無我,我們人類號稱萬物之靈,是否應該在他們面前慚愧? 蝴蝶的壽命固然短暫,我們人類又有幾人能見到一百次春天?一百個短暫的春天能算長嗎?同烏龜比一比,他們還是我們人類的好幾倍呢。但有誰願意為了美麗而捨去此身化作蝴蝶?又有誰為了長壽而寧願當做烏龜?相信沒有,因為人總是覺得自己能做許多動物不能做的事,所以人是高等動物。既然是高等,隨之而來就想有權勢、做主人。不但要做動物的主人,還進一步要做其他人的主人。為了達成目的,會不惜一切手段讓對方痛苦,甚至取人性命。這類的行為可說是高等麼?豬類相爭,不過互相推擠。狗類相爭,首先齜牙咧嘴一番。若有一方打退堂鼓,爭端立即止息。否則再進一步也不過互咬四肢,比比招式,點到為止。所以那些為爭權奪利而不顧道德的人所做出的行為實是比他們心目中的低等動物所做的還要低等。難道這就是人類的宿命——為了顯示自己高等,反而做出最低等行為?身為高等的起碼認識應該是「更能利益一切眾生」,即是慈。然而除非不怕有人起來爭權,(從歷史上看,這是不可能的),要使這認識長久落實,實無可能。難道這也是人類的宿命——掌權得利之後就忙於保護自己利益,向下沉淪,不得解脫? 人類要真正高等,基本應具有的體認必須是「沒有高等」。認為自己高等,心中有高下,絕不可能成為高等。實踐「沒有高等」的才有可能成為高等。「沒有高等」即是一切眾生平等,即是捨,(捨去不平等的、自己比較高等的那種錯誤想

金剛經之基礎準備─術語

第一篇 基礎準備─術語 各行業裡都有各自的專有名詞,就是所謂的術語、行話。同行的一聽就懂,不但知其明示的意思,還知其暗示的。隔行的缺少了基本常識,常如鴨子聽雷,對其明示的意思都抓不太準,何況暗示的?初學佛的人,以筆者經驗,最大的困難就在「名相」。名相本身就是一個術語;它的意思就是「術語」。佛教裡許多術語的背後都有一大堆的意思,而那些意思還常常是在字面上看不出來的。例如「法」,除了「佛的教導」之外,還有十來個意思 。法,一個意譯的名詞,已經這樣難掌握,更別提那些音譯的名詞和簡約名詞了。 以下是筆者對金剛經相關術語所瞭解的部分以列舉方式加以說明。大致上是依照它們在經裡出現的次序。 以下是我所聽到的(如是我聞): 它總是佛經開頭的第一句。佛在世時佛的開示主要靠口耳相傳。那時若有錯誤,還有佛指正。佛若入滅,這將成為難題。所以在佛即將圓寂時阿難以此請問。將「如是我聞」放在文字紀錄的首行是佛為回應阿難問題而立下的規矩。其白話就是:「以下是我所聽到的」。其目的在提醒口述者以及記錄者必須以客觀的立場來說出或記下歷史事實,不可以含有一點兒自己的意思。若是個人的論著,就不會有這句話。所以這一句能使讀者知道手上拿的書是佛經還或是一般論著。 祇樹給孤獨園精舍:在北印度拘薩彌羅國首都舍衛城南邊,佛在此說過許多佛法。 它原是拘薩彌羅王子祇陀的一個山明水秀的園子。後來被拘薩彌羅國的大臣須達多長者 看中,想要買下來建構精舍,以迎請佛及僧團一千二百五十人來拘薩彌羅常住講法。須達多長者非常富有,平日喜歡布施孤獨的窮人,所以他又稱為給孤獨長者。當長者向王子表示有意購買的時候,王子並不認識佛,也未曾聽過佛法。王子並不想出讓園子,就出個難題,說:「你若能用黃金鋪滿這園子,我就把它送給你。」不料須達多長者立即回家搬出所有的金磚,用車運往園子,真的把園子地面鋪滿。王子聞訊趕往相看,感佩於長者奉佛的誠心,更覺得釋迦牟尼必定是一位真正得解脫的佛,否則長者必然不會如此捨得。於是王子也想奉佛。他說:「這地是你的了。但其中的樹你並未鋪上黃金,它們還是屬於我的。我願意用它們和你一起奉佛。」長者答應了。後來請佛為此園命名,因為是祇陀的樹、給孤獨的園子,佛就稱它為祇樹給孤獨園。 托鉢:乞食。 是當年僧伽的規矩。今日在印度及東南亞地區仍然流行。僧人不自舉火,每日托鉢或受人供養。未得人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