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理解金剛經 (六)

註腳 及 附錄


 註腳
 
[1] 根 據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Religion (J. Z. Smith, Gen. Ed., Harper Collins, 1995)dhama有下列意思:elements or basic constituents of existence, mental objects, circumstances or conditions of life, impermanence, the Buddhist Path, the goal of the path (namely, nirvana), virtue or virtuous conduct, principles of conduct or religious vows, worldly laws and justicequality
[2] 長者:具備以下十種德行的 人才可以稱為長者:家世高貴、地位高、大富、威猛、有深智、年高、行為清淨、禮數周到、位上者讚嘆、位下者歸順。
[3] 實有乃真實地有,或真實地 存在之意。只有不靠因緣而存在的才不會毀壞。或說不是生出來的才不會滅去。即不生者不滅,或不生不滅。這樣才實有。不嚴謹的「有」則含「暫時存在」的意 思。
[4] 空 性是「空的性質」簡稱。性空是「性質含有空性」簡稱。
[5] 請參考附錄二。
[6] 此境界非緣起,無相對,即涅槃。
[7] 羅馬拼音是Tathāgata,古譯 多陀阿(二合)伽陀,其中陀阿應取陀之第一音 (特)與第二字阿連接(即二合之意)吐氣發聲;伽發音如嘎,不是茄。
[8] 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Religion(J. Z. Smith, Gen. Ed., Harper Collins, 1995)
[9] 煩惱障:因有根本煩惱,不得 清淨心,障礙了自己修道機會,而不入於佛法。
所知障:雖有機會聽聞佛法,但因其他因緣的障礙,使兩不和合而得不到超世智慧。
[10] 分段生死:在六道輪迴內的 生死。是形體上的生死。
變 易生死:在心念上的生滅轉變。是精神上的生死。
[11] 色、受、想、行、識。
[12] 其 實,這些念頭都是輪迴之因。執著於此的,都將經過不斷的生死。故有情又稱眾生。然目前一般大眾對「眾生」的直接了解是「各種人、動物、生物」,偏重於形 相,忘記了被稱為眾生的原因。本書延用玄奘翻譯,「有情」;只有少數地方用「眾生」。
[13] 法執:對觀念的執著。例如認 為「心外有有為或無為」是真實的。  [有為:1.有造作、規矩、定則,2.由因緣所生。(為:造作或 因緣)。無為:1.無造作、規矩、定則,2.本來就會這樣,無須由因緣生。]
[14] 佛土:菩薩或佛所教化的世 界。
[15] 請參考附錄一。
[16]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 淫、不妄語、不飲酒。
[17] 十善:不殺、不盜、不淫、不 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
[18]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19] 六道:天人道、人道、阿修羅 道、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
[20] 惡道:地獄、惡鬼、畜生三 道。
[21] 四 諦:苦、集、滅、道的道理。
[22] 見 惑:知見、觀念上的迷惑、錯誤。例:認為這個身體就是我。
[23] 思惑:對事物思念而起的迷 惑。例:貪、瞋、癡、慢、疑等。
[24]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25] 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 度、禪定度、超世智慧(般若)度。
[26]慈無量心:盡量給人快樂。
悲無量心:盡量去人痛苦。
喜無量心:若見人戒惡、行善、離苦、得樂,自己為他心生歡喜。
捨無量心:捨去分辨心,能怨親平等,甚至捨去怨親觀念。行慈、悲、喜、捨而不著慈、悲、喜、捨之心。行善有福德而 捨去福德。救度眾生而捨去我能救度眾生之念。因教化眾生而有莊嚴佛土,卻能捨去我的佛土莊嚴之念。
[27] 塵沙惑:不通達如塵沙之無 量法門,不能自在教化一切眾生之惑。
[28] 般若,一般唸音「玻惹」或 「玻芮」。般若由梵文轉出之羅馬拼音為:pra·j·ñā,中文翻音文字為鉢囉(二合)誐攘(二合)(玄奘譯),英式拼音為pra·ji·nian。不知為何中文成為般若筆者猜測般若只用了梵文中的 第一音節
[29] 信難信之理而不惑。
[30] 見《維摩詰所說經》。
[31] 表象與表相有些差別;後者指靜態情況,前者還包括動態效果。
[32] 天生自性即天生特徵、自有的性質。不是指不來不去的真性。
[33] 如來的身體上有三十二個特異之處。譬如說手指纖長、手足柔軟、足安平、毛孔生青色、身毛上靡、身體金色、四十齒、廣 長舌、眉間白毫、頂成肉髻等等。
[34] 是關於有情的根本實在真相的觀念。有情外顯的性質是緣具而生、緣缺即滅。故既 有又無,是空。但若將生滅因緣的本因都去盡,原來的實在真相就會顯露。那個實在真相是指精神世界的,就是所謂的不生不滅的真性、真如、如來藏。孕育出根本 真實觀就是見性
[35] 此句由菩提流支以及玄奘所譯的《金剛經》而來。
[36] 此二句由玄奘所譯的《金剛經》而來。
[37] 此句由玄奘所譯的《金剛經》而來。
[38] 其英譯本與《六祖壇經》(Wong Mou-lam)合為一本”The Diamond Sutra & The Sutra of Hui-Neng”, Shambhala, Boston, 1990.
[39] 義淨譯為:「妙生,我等執者,如來說為非執。而諸愚夫妄為此執。」其中第一個「為」是「應當」,「非」係動詞,有 「放下」之意。
[40] 其實dharma不是梵文,只是梵文讀音的羅馬拼音。
[41] 此句若依梵文直譯,則為:It is neither dharma nor adharma
[42] 此四字朴睞思註明是他添加的。
[43] 切割工具。例如:切鋼管的叫鋼管切刀,切玻璃的叫玻璃切刀,切玉石的叫玉石切刀,切紅寶石的叫紅寶石切刀,切鑽石的 就叫鑽石切刀,即金剛石切刀。
 




附錄一
三法印之思考路線圖


三法印是佛教的基礎。據 說,任何談論若不能符合三法印的觀點,那個談論就可判定是不如法的。可見三法印的重要性。它的內容是哪些?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十二 個字是經過高度濃縮的小乘佛法精華。小乘是大乘的基礎,所以它也是大乘的根本之一。因此,學佛的人個個必須將它了然於胸。然而,它是高度濃縮的,想要直接 由字面瞭解,對一般人會有些困難。如果能稍加稀釋,再串起前後關係,也許就比較容易吸收了。在這個想法下,筆者設計出一個圖表,叫做「三法印之思考路線 圖」,見附圖。
圖中右下角「再世、死亡、再世……」的圈圈表示因果輪迴。我們每一世都造業。如果迷惑不除,善業不夠,那就繼續輪迴。如果惡 業不生,善業不斷,經過修行去掉迷惑,那就得解脫。解脫就是超越了三界、世間的範疇,到了一個境界叫「出世間」(出,是超越的意思)。在那裡如能將帶去的 一點點惑滅掉,滅得一點不剩,只剩下清淨真性(就是自性、真如),那就功德圓滿,成佛了。
如何才能覺悟而令惡業不生?需要明白萬物因緣生, 一切是假合。這樣我們就從圖的右下角遷到左下角。在明白因緣假合的基礎上才能接受第一法印:諸行無常。諸行無常主要是經由對直接見到的事物表象的觀察而得 到的結論。認識了第一法印才能接受第二法印:諸法無我。諸法無我的「法」,是指「性質」。所以第二法印主要是經由對不能直接目視的事物性質的觀察而得的結 論。這兩個結論都指向一切事物無自性,都具空性。這又加強了我們對緣生假合的認識。而這個認識又堅定了對二法印的信念。循環不已。
上述循環 加速清洗我們的觀念,使我們能滅去貪、瞋、癡。即使如此,如果不修行,我們還在三界內,並沒有解脫,沒有離開有為法域。一定得經過修行,使心智專一、平 靜,這樣才到達一個新境界:第三法印的涅槃寂靜。這個境界屬於出世間,但還在有為法域。在那裡,透過對外境空假的完全認識,可修至羅漢。若對自心空假也能 完全認識,慢慢由有為轉至無為,可修成菩薩。再上去到了純無為法域,對萬物平等看待,完全覺悟真相,那就成佛了。






































附錄二
心經之思考路線圖
心經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部短短的經文。據說它是般若經典的精華所在,是極為重要的,故稱為心 經。因為簡短、易背,它也是許多人日課的內容之一。
誦經,除了誦念還需要思考並瞭解其意義。如果有一個簡單的心經思路分析,那就事半功倍 了。下圖就是在這念頭下產生的。圖中虛線是旁支,實線是主要路線。由此圖知心經說明菩薩修行的重點只是「不掛念自己有所得或無所得」,即無住生心,與金剛 經完全相同。
心經與三法印比較,兩者都是以一切皆具空性為基礎。但是三法印主要在指點如何證得阿羅漢,而心經更進一步指出阿羅漢在得果位之 後內心應該明白沒有永實的智與得,不能掛念自己的智與得。對智與得看開之後才能進入菩薩行,才能超脫一切而度有情,無住於相而成大菩薩,成就無為而成佛。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從有為法和無為法來看金剛經

能度恩愛刺

有我者即非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