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理解金剛經 V2 註腳
註腳
[1] 根據《The Harper Collins Dictionary of
Religion》
(J. Z. Smith, Gen. Ed., Harper Collins, 1995),dhama有下列意思:elements or basic
constituents of existence, mental objects, circumstances or conditions of life,
impermanence, the Buddhist Path, the goal of the path (namely, nirvana), virtue
or virtuous conduct, principles of conduct or religious vows, worldly laws and
justice和quality。
所知障:雖有機會聽聞佛法,但因其他因緣的障礙,使兩不和合而得不到超世智慧。
[12] 其實,這些念頭都是輪迴之因。執著於此的,都將經過不斷的生死。故有情又稱眾生。然目前一般大眾對「眾生」的直接了解是「各種人、動物、生物」,偏重於形相,忘記了被稱為眾生的原因。本書延用玄奘翻譯,「有情」;只有少數地方用「眾生」。
[13] 法執:對觀念的執著。例如認為「心外有有為或無為」是真實的。 [有為:1.有造作、規矩、定則,2.由因緣所生。(為:造作或因緣)。無為:1.無造作、規矩、定則,2.本來就會這樣,無須由因緣生。]
悲無量心:盡量去人痛苦。
喜無量心:若見人戒惡、行善、離苦、得樂,自己為他心生歡喜。
捨無量心:捨去分辨心,能怨親平等,甚至捨去怨親觀念。行慈、悲、喜、捨而不著慈、悲、喜、捨之心。行善有福德而捨去福德。救度眾生而捨去我能救度眾生之念。因教化眾生而有莊嚴佛土,卻能捨去我的佛土莊嚴之念。
[28] 般若,一般唸音「玻惹」或「玻芮」。般若由梵文轉出之羅馬拼音為:pra·j·ñā,中文翻音文字為鉢囉(二合)誐攘(二合)(玄奘譯),英式拼音為pra·ji·nian。不知為何中文成為般若?筆者猜測般若只用了梵文中的第一音節。
[34] 是關於有情的根本實在真相的觀念。有情外顯的性質是緣具而生、緣缺即滅。故既有又無,是空。但若將生滅因緣的本因都去盡,原來的實在真相就會顯露。那個實在真相是指精神世界的,就是所謂的不生不滅的真性、真如、如來藏。孕育出根本真實觀就是見性。
[39] 其英譯本與《六祖壇經》(Wong Mou-lam譯)合為一本。《The Diamond Sutra & The Sutra of
Hui-Neng》 , Shambhala, Boston, 1990.
留言